为什么目前国内比较火的游戏都是引进的?(为什么游戏在中国这么火)

为什么目前国内比较火的游戏都是引进的?

一,为什么目前国内比较火的游戏都是引进的?

谢邀。

小球球给出我的答案:国内的游戏是商品,国外的游戏是游戏。

这句话很刺耳,有些以偏概全,但就整体来说,抛开一些特殊的个例,国内游戏比国外的游戏的商业化程度要高很多,更多的,是赚钱的工具。

当然了,这种情况还得再分,像我们平日骂的最多的网易,腾讯,他们对游戏的圈钱程度是很强,但不得不说,在对游戏的态度上,也许他们在国内已经算很不错的了(抛开独立游戏团队不谈,这儿主要说的网游)

国内VS国外

从流程上讲:

国外的游戏产业有着一整套完整的流程,他们比我们早发展很多年,有着相当成熟的游戏产业体系。

比如要制作一个RPG游戏,从开始的立项到最后的运营,都有足够细致的流程让他们只需专注做游戏即可,而在国内,不管是不是做游戏,跑关系一定是必学的技能,除此之外,手游还得和渠道打通好,否则连资源位都混不到。

从法律上:

国外的游戏都是有分级的,这对于他们而言,他们不用担心题材是否出现问题,好的创意可以完全展现,而我国游戏产业目前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确实不能把锅只甩给游戏厂家。

从整体风气上:

国内游戏业发展太快了,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场景,虽然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样,再加上整个社会风气浮躁之风盛行,从投资开始,大家要得都是短期收益,到了游戏制作人那儿,自然好不到哪儿去。

这也是商业化严重的很重要的因素。

寡头市场严重:

重量级资源都被巨头握在手中,流量,渠道等等,真正靠玩家口碑打造出来的产品并没有太多,如果有,而公司本身比较小,也迟早是被收购或者抄袭的命,对于那些游戏公司而言,怎么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单机市场的完全放弃

小球球在最开始说,国内游戏是商品,国外游戏是游戏,这句话不是没有原因的,而最能体现这点的就是对单机市场的放弃。

为什么啊?因为单机不挣钱啊,或者说,挣得少啊。

面包和爱情,最后我们都败给了现实。

道理是这个道理,选择面包没有错,但是我们好歹发展了那么久的游戏,连乌克兰那种小国家都有3A大作,我们的3A大作在哪儿?

现在游戏业的发展是很畸形的,太多理论的我不想再枚举了,说说简单的例子吧。

日本有索尼和任天堂(顽皮狗也是索尼的了)。

美国有流氓EA和Bethesda(代表:上古卷轴系列)

土耳其有TaleWorlds(代表:骑马与砍杀)

英国有Rockstar North(代表:GTA系列)

法国有UBI(代表:波斯王子和雷曼系列),这家公司中文名叫育碧。

德国有CDV(代表:战争前线)

俄罗斯有AOE(代表:国王的恩赐)

太多了,真的是不胜枚举,好歹发展了这么多年,一提到单机,我们能说什么,一代仙剑,代代仙剑吗?仙剑是一款好游戏,但是这情怀都快用炸了,接班人连影子都没看到呢。

还是那句话,当一个游戏公司随随便便做一款烂游戏就能获得市场认可的话,他没必要去做一款精良的游戏出来。

说到底,玩家质量有差别。不过幸好,近几年玩家的口味刁钻了些,游戏公司们就大喊日子不好过了,但离真正一款精品游戏,还太远。

其背后的资金,规则,心态都不允许我们潜下心来花几年打磨一款产品。


以上,就是小球球的答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更愿意引进游戏的原因,而个人认为,做一款真正公认的好游戏,与行业发展水平无太大关系,资金,心态,玩家也只是表面因素。

更深层的在于,社会的自由程度,仅此而已。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永修手游提供的为什么目前国内比较火的游戏都是引进的?(为什么游戏在中国这么火)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