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不用上班,钱从哪里来?(古代没有钱用什么买东西)
一,古代人不用上班,钱从哪里来?
要说古人不上班,我想大多应该是武侠小说或者电影看多了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在很多武侠小说中,那些侠客确实看上去不需要上班,每天浪迹天涯,都有数不完的钱花,并且还有无数美女仰慕他们。
可是真实情况与小说中的情况有所区别,古人在挣钱方面,从来没有输过现代人,他们一样拼命工作,一样有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和熬夜加班的普通工人,只是在历史长河中,这些普通人通常不被人们所关注,从而忽略了人间百态,至于真实的古人是如何工作的,我今天跟大家讲一讲。
一、普通劳动人民
早在上古时期,人们还处于石器时代时,就已经产生挣钱养家糊口的想法了,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流通货币,所以人们通常是以物易物,用差不多价值的东西和对方换取自己需要的物件,或者通过出卖苦力得到对方给予的一定物品。
这些行为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已经具备后来工作的性质,人们每天除了繁殖后代之外,也会考虑如何通过一些野外狩猎或者什么活动来满足并且改善自己生活质量,换言之,这个时候人们也是在工作的,只是工作内容与今天不一样而已。
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天下,并且统一货币、语言、文字,以及各种社会行为标准规范,人们生活也从石器时代的部落“亲亲”血缘关系变成新的宗族世袭血缘关系,比以前更加规范化,对社会、家庭的要求也由此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当初吃饱的阶段,还需要关注穿好喝好。
所以这个时期,人们就开始产生正常货币交易,一旦产生货币交易,就意味着人们对工作挣钱的态度有所转变,从原本的以物易物,发展到如今用钱币进行购物,让货币彻底流通起来,更加激发人们的工作欲望。
从秦朝开始,人们已经开始在工作挣钱,这些工作各种各样,普通人们大多就是通过出卖苦力来获得一定报酬,稍微有一点经济头脑的人会通过利用不同区域的货物差价进行生意买卖赚钱,形成比较早的商业思维。
这个时期的工作基本围绕的就是衣、食方面,教以前单纯只是吃饱的阶段有所发展,人们对挣钱的兴趣更加浓厚,所有人都有一种意识,就是需要去工作挣钱。这个时候比较挣钱的行业就是皇宫中的各种职务,低到一个普通丫鬟,高到妃子等,对于普通人家而言,想要成为妃子或者王侯将相十分困难,于是大多数普通人家的女孩到皇宫做丫鬟,做一些简单活计来获取报酬。
男性也有在皇宫工作的,但是通常都是太监,比较悲哀。能在皇宫中工作,都已经是相当有面子的工作了,大多数普通人仅仅只能成为稍微情况好一点的人家的丫鬟、佣人,受尽折磨,换取一些报酬养家糊口。
由于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严重,战争频繁发生,所以当时的工作人民经常一不小心就会失业,久而久之,只能离开城市,回到农村继续干农活,可惜干农活一样有风险,天灾人祸可能导致颗粒无收,最后这些底层人民往往成为不稳定因素,一旦有人号召,就会揭竿而起,他们以为换一个朝代,自己就会好过一些,无奈历史上仅仅有一个唐朝而已。
二、公务人员
除了普通人民之外,就是当官的公务人员,古代各种考试,比如科举考试,也就是一个入仕的选拔性考试,因为能够成为公务员,当上个一官半职,就意味着从此人生飞黄腾达,谁都想成为公务员,拥有铁饭碗,科举考试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古代想考取个状元,那比现在考清华北大难度大太多了,很难出这样的人才,哪怕是举人、进士,都十分难考,因此能够成为公务员,在朝廷当官的人,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也是金钱、权利最后集中拥有的一部分人。
三、武侠剑客
除了上边所述的两种人之外,古代还有一部分被人们认为不上班的人,那就是那些武侠剑客,他们看起来成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实际上他们可不是一般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古代崇尚英雄主义,那些稍微有一点能力的武侠,虽然不会像电影小说中那样飞檐走壁,但是只要他们成为英雄,金钱这种东西完全就是身外之物了。很多达官贵人会前往去拜访这些英雄,或者给个虚职,挂在其门下,每个月或者每年会给其一定的报酬,只要有事情或者在重要场合时,英雄出面一下足矣。
这是比较厉害的武侠人士,对于一般的武侠人士,就是通过收徒弟或者组建一些培训武艺的机构,收取一些费用,恰似今天的各种培训机构一般,当然古代还有镖局,专门负责护送一些重要东西,这部分人也大多是由这些武侠组成。
可以说武侠在当时大多数还是工作的,只有少部分真正意义上的游手好闲,最后毫无疑问就被时代淘汰,毕竟这就是适者生存的法则,从古至今,从来没有谁能够逃得过。
结语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人们虽然思想或者很多东西都发生改变,但是求生欲望从来没有变化,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更好,从而每个人都会为了过得更好而努力,只要有对比,必然有伤害,有伤害必然需要上班挣钱养家糊口,要不然被人看不起不是很尴尬?
所以说,古代不可能不上班,只是那时候上班工作的类型与现在不一样,收入也就千差万别,但是整体社会结构以及运转模式,变化还是不大!总而言之一句话,不努力就要被淘汰!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是想。
二,古代的钱呢
古代人不用上班还有钱用,基本存在于三个群体,一是行走江湖的侠客,似乎从不缺金银;二是学子,如:在青楼“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杜牧和周游天下的李白,他们似乎也不缺钱;三是隐士,如:鬼谷子,一辈子只出过一次山,应该也不缺钱。
除开这三类人群,就算皇帝也要“上班”,更何况其他人,又怎么能不工作呢?
那么,这些人的钱财又是从何而来的?
侠客中不上班的特殊人群除了一些走江湖卖艺、压镖等侠客需要“工作”外,有些侠客则依附有势力的大户或官员府中,充当门客,在没有被重用前,不用上班基本上也可以混口饭或得点金银赏赐,而接取并完成“任务”后,便会得到主家的钱财赏赐。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荆轲、聂政、专诸等侠客,实为刺客;还有三国时期刺杀孙策的许贡三门客等。
还有些侠客打着“劫富”的幌子,行不法之事发财后,便当起老大,靠收拢的小弟为自己赚钱,当然就不用工作了。如:《史记·游侠列传》里的郭解。
也有些侠客则依靠一些所谓的“大善人”接济,讨点钱财。如:《史记·游侠列传》中亡命天涯的季布就曾得到过朱家的藏匿;《水浒传》中武松就曾得到过柴进的接济,而宋江也常干这样的事。
但是,同样也有一些为钱财发愁的落魄侠士。如:当年韩信饿着肚子仗剑游侠时,若非“漂母”接济,不知能不能走到后来。
此外,就算加入武当、少林这些大门派的侠客,不工作也是待不下去的。所以,不工作的侠客,应该仅是极少的一部分,大多数还是需要靠上班谋生的。
文人中不上班的特殊人群许多人看到李白游山玩水,阅尽天下美景,很是羡慕,似乎并不为钱财发愁。
其实,在古代有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要自己有才名,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一些“投机者”的特殊照顾。
同时,在古代并没有义务教育,但凡能认识几个字的,家里至少是中农,就算在村里也极受尊重。而穷人家的孩子为了生活,几乎从小都需要帮人放牛放羊等谋生,如:朱元璋小时候就为地主刘德家放牛,那有时间去学习,更没有多余的钱财交学费。
因此,那些不上班,又不缺钱的特殊文人群体,家族大都非富及贵。
如:李白,据《新唐书》记载,说李白是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也就是李唐诸王的同宗,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而《旧唐书》中则说,他的父亲李客曾为任城尉。但不管怎么说,他的家族条件绝对不是普通平民百姓能够相比的。
再如:不工作的杜牧曾在扬州有名的青楼里一待就是十年,并赚得青楼薄幸名。为此,他还写下名作《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而他的祖父杜佑曾为唐朝宰相、歧国公,父亲杜从郁曾任唐朝谏官、秘书丞、部员外郎等职,绝对称得上官宦世家,一般人能比吗。
因此,这些不上班的文人,也只是一部分极少的特殊群体,大多数还是要依靠上班和才能来光宗耀祖的。
隐士中不上班的特殊人群可能,在许多的人心目中,隐士群体应该是不上班,而又不缺钱的一群古人。
虽说,《荀子·正论》中讲:“天下无隐士,无遗善。”但是,鬼谷子、陶渊明之类的真隐士应该还是存在的,据说鬼谷子一辈子仅出过一次山谷,而他培养出的学生却有500多名,几乎都是当时代各行业的翘楚,他还会缺钱吗?例如:孙膑、白起、李牧、商鞅、李斯、西门豹、李冰、吕不韦、计然、要离等。
但是,他培养学生的过程又算不算上班工作呢?
而从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诗句中看,他还是需要种田的,种田应该也是一种上班工作吧,而种田的粮食所得,自然也能换取钱财。
然而,也有些隐士确实是不需要工作的。如:《梁书》中记载的何点,属于贵族子弟,生活钱财主要靠家族资助;还有整天无所事事,山里听琴的阮籍,也有同样的家世。
但也有些退休的隐士官员,靠当官时的积蓄就能养活自己。如:《新唐书》中记载的王绩,《晋书》中记载的氾腾等。
同时,还有一些颇有才华的隐士,皇家和官府为获取爱才之名,都愿意资助。如:《金史》中记载的赵质。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在“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的陕西终南山上,目前修行的隐士约有5000多人,这些人确实不用工作,而生活钱财来源,则基本靠当地民众和游客资助。
不管怎么说,上班才是人生的主流,而不工作的这类特殊群体,都是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群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虽然,人生并没有标准,对于这类不工作的群体不必有过多看法,但社会也并不倡导。所以,上班和工作,才是和谐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图片来源网络
三,古代没有钱
(古代驿站)
朝廷在李家站设置了一个公家招待所(驿站),专门接待公务人员,当然偶尔也有官员家属外出旅游,招待所也需要照顾一下。年轻人是招待所的马匹饲养员,虽然不怎么清闲,但最起码工作稳定,偶尔还能捞点油水。
这份工作虽然挣不到大钱,但总不至于饿死。
万万没想到,新皇帝一上台,觉得朝廷的公务花费太多了,想要裁撤一下各单位的闲散人员。年轻人刚到单位,还没来得及跟马打声招呼呢,就被领导叫进了办公室。
没有安慰,没有补偿,啥都没有,年轻人就下岗了……下岗就吃不上饭,要么饿死,要么造反,于是他选择了后者,他就是李自成。
你说他要是还能天天上班,会去造反吗?
(各行各业都要上班)
古代的官员要上班,衙门的文书杂役要上班,街上店铺的伙计要上班,富豪士绅家的丫鬟仆人要上班,就连地主家的放牛娃也要上班……也就是农民种地不算上班了,不过人家比上班还累。
上班就要领工资,不然谁去干活啊?比如清朝后宫里的嫔妃都按等级领钱,最低等级的“答应”年薪50两,少得可怜。所以拼命“评职称”,要是能升到贵妃,年薪就到了600两,天差地别——要是按这么说,嫔妃早晚请安,努力给皇帝生儿子,也算是上班了。
(卖炊饼养家糊口)
普通市民都有自己的工作,比如《水浒传》里武大郎天天要上班,卖炊饼养家。潘金莲被王婆设计诱骗,最初也只是想凭借女红做衣服贴补家用。
那农民的钱从哪来?很简单,卖粮食卖菜。虽然古代农民不用上班,但是必须努力耕种,饲养家禽。多劳多得,然后送到城里去卖,也能赚些钱。
所以,题主所说的“古代人不用上班”,是不符合实际的。古代人要上班,而且各行各业都要努力工作,才能挣钱养家。
四,古代人不用上班吗
幽默一下,古代人们都有事做,春秋时期就孔子七十二闲(贤)人读读书,旅旅游,玩了七个国家。玩过了回到鲁国,写下了著名的《轮流玩》。
《旅游指南》,不断的读,不断的看,简称《倫语》。
五,古代人的工钱
这种说法缺乏历史常识,古人虽然不用上班,但古人的生活也并不闲,男耕女织,漁樵商贩,工匠艺人,官吏士兵,各行各业都忙忙碌碌,每个人都创造自己的劳动价值,然后产生交易,有时候是以物易物,但大多都是货币交易。
古人很早就发明了货币,官员们都是有薪水的,农民通过商品交易也有收入。朝迋要向民众收取各种賦税,这就是国家的经济基礎。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农民也是要交农业税的,他们的钱也来自于卖余粮,其实几千年的农耕文化都是一样的。
问这个问题的人可能太年轻,沒有经历过以前的生活,以为不上班,不打工就沒有钱花,其实古人在太平盛世的生活比我们都滋润。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永修手游提供的古代人不用上班,钱从哪里来?(古代没有钱用什么买东西)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