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在我们的古代史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呢?(火器演变史)
一,火器,在我们的古代史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呢?
其实中国火器的发展一直到中国古代明末都是名列前茅的,从历史角度来看,火药在秦汉时候都开始运用了,只不过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显的不尽人意。在汉朝时期,术士们就用硝石、木炭、硫磺等物质做成初级火药用于炼丹的方子,直到中国大唐时期,才把火药运用到了军事领域,据了解,唐朝时期就发明了一种叫做“发机飞火”的一种火药武器方式,这种装置类似于燃烧剂,属于推动作用,而到了宋朝,火器就开始变的有杀伤力了,在这个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先世界,然后开始和蒙古作战,蒙古深的知宋朝火药的威力,于是也争相研制,研究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铁火球、火枪”等相继问世。然后阿拉伯人学习了蒙古人的火器锻造技术,为后来的发展达到了推动的作用,然后蒙古帝国在征战欧洲的时候不全是考战马,也有的考是火器,比如在攻城的时候,蒙古人就会用火器来进攻敌人,使其防御瓦解,作战效果极为明显。然后到了明朝,明朝直接把中国的火器推向了高潮,明朝继承了前面几个朝代的所有火药技术并且开始逐渐创新比如:“神机箭”等先进的火药武器,并且甚至有了现代火器的雏形,并且随着明代的发展,慢慢的明军开始大量装备火器,把部队慢慢变成了半火器化部队,甚至已经取代了弓箭,不光如此 明朝后期还从西方进口西方火器,在当时的中国可是首屈一指的。但是随着明朝的灭亡,清朝的入住中原,清朝废除所有关于火器的有关资料和内容,导致了在清朝时期我国严重的落后于西方。
二,火器时代发展史
提起火器,就戳到我们的痛点,网上之前有个很火的段子,中国人拿火药,做烟花,而外国人拿我们的火药,用坚船利炮来打我们,在我们的认知中,火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由唐代的炼丹术士偶然发现,之后就没有进一步发展了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把火药制成兵器来进行战斗,中国在明朝中叶前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火药火器技术的西传,影响和推动了其他国家军事科技的发展。但明清以后,特别是清朝延续了明朝后期的闭关锁国,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不许民间进行发展和使用,中国火药火器技术的研制和发展陷入停滞,反而大大落后于欧美各国,下面我说一下,中国古代武器的发展历程。
原始的火焰喷射器-猛火油炬
猛火油,即石油,一些玩过《帝国时代3》的朋友知道里面就有这一武器,北周年间(公元578-公元579),当时在我国的西北发现了石油,后利用石油的燃烧性能作为武器使用,猛火油炬由石油与火药相结合进行使用,其原理类似注射器,将石油吸入筒中,利用压力将其喷射出去,进行远距离杀伤,管口放置有少量火药,用来点燃石油,宋军用它来焚烧敌人的攻城器械,但这种武器,缺点显而易见,很容易出事故发生爆炸,另外笨重的箱体和石油储存都是问题。
古代的火箭炮-一窝蜂
“一窝蜂”是个形象的名字,类似于现代的多管火箭炮:—具发射器中带有多发火箭弹。书中的“一窝蜂”从3连发的神机箭,到100连发的百虎齐奔,规格多种,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军用火箭,是在木制的桶状发射器里,安放32支绑有火药筒的箭矢,火药筒由总药线连在一起。作战时,将它埋在地下,点燃总药线,箭矢就会如蜂群一样飞出来,杀伤敌人。
关宁铁骑武器-三眼铳
三眼铳在明代常见,但是射程近,比不了弓弩;再次装填速度太慢。由于上述原因,三眼铳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前景被遗忘。但是三眼铳在民间却留存至今,百姓使用只装火药不装铸铁球的三眼铳当做驱魔吓驱除邪物的工具,类似鞭炮的作用。现在在中国南方一些客家地区,依然可以看到三眼铳和这类活动。
远程火箭弹、反舰导弹-火龙出水
《武备志》载文大意为:用茅竹五尺,去节,并用铁刀刮薄。前后各装上一个木制的龙头、龙尾。龙头的口部向上,龙腹内装神机火箭数枝,把火箭的药线总连在一起,由龙头下部一个孔中引出。又在龙身下而前后各倾斜装着两个大火箭筒,把它们的药线也总连在一起,更把龙腹内装神机火匍的总药线连在前边两个火箭简的底部,“水战’可离水三四尺燃火,即飞水面二三里去远,如火龙出于江面。筒药将完,腹内火箭飞出,人船俱焚:这就说明:使用火龙出水时,先由“龙”下四个大火箭筒推送火龙前进;当筒药将完之后,“龙”内若干神机火箭飞出,以射敌人。
在露梁海海战中,运用火龙出水重创日军舰队。海战过程:当日本舰队全部进入露梁海之后,邓子龙率领俞家军切断后路,在日军前进过程中,李舜臣率领朝鲜水师(很强大,配备世界上最早的装甲舰“龟”)袭击日军舰队侧翼,陈璘在海战开始后全力支援,而日军统帅岛津义弘却不恋战,全速驶离露梁海,意图穿越猫岛,但是他不知道明军在猫岛埋设水雷。不得已只能返回露梁海决一死战。在激战中日军舰队包围了李舜臣的旗舰,就在李舜臣万分危急之时,陈璘赶到,可是日军舰队也包围了陈璘的旗舰,就在这时,陈璘却鸣金收兵。于是世界上最早的反舰导弹运用到了实战上。顷刻间,日军舰队伤亡惨重,导弹发射之刻便是总攻之时。经过激烈的战斗,中朝联军击毁日本帝国军舰400余艘,一万日本兵阵亡。日军统帅岛津义弘逃跑,日本精锐第五军全军覆没。
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佛郎机
佛郎机,在明代时由欧洲传入中国,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佛郎机的炮腹相当粗大,一般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佛郎机大炮的缺点是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公差大,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因此不具备红夷大炮的远射程。
- 单发步枪-火铳
火铳发明于中国元代,由南宋突火枪演变而来,明朝时期对火铳的发展和使用起了重大作用。
远程重炮-红夷大炮
努尔哈赤,就是被这门大炮炸伤死掉的,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较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唯一的优点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明代大将军炮
明代中期以前,中国火炮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研制的轻型火炮较著名的主要有戚继光创制的一种小型将军炮。该炮因其形似虎蹲而得名。炮身长66厘米,重18公斤,自前至后有五六道大宽铁箍,口端备有大铁爪。铁绊,可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在地面上,以便消减发射后产生的后坐力,克服了原有火炮在发射后因炮身 后冲而自伤炮手的危险。此炮便于在山林水网地带机动,可控扼险隘,一发能射上 百枚小弹丸或50枚较大的弹丸,散布面大,比乌铁更能有效地杀伤以密集队形进攻之敌,在抗倭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戚继光在隆庆年间到蓟镇练兵时,又将此炮 装备骑兵使用,成为一种较好的骑兵炮。 据出土实物和兵书记载,明代中期的大型火炮很多,主要由神机营所用的小型 神机炮演变而来,它们的发展特点在于使用了炮车,提高了机动性,增强了摧毁威力,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将军炮。该炮口径达100毫米以上,全长正.4 米。自炮口 至炮尾共有九道宽箍,药室呈算盘珠形,室壁开有火门。据《登坛必究》记载,大 将军炮在发射后,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该书还说大将军炮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分 别发射7 斤、3 斤和1 斤重的铅弹。若在战场上安置千架,人人能放,则可所向无 敌。最初以为大将军炮太重,难以机动,后来用车载运,便能登高涉远,山地平原皆宜,见者莫不胆寒。 明朝中期火炮研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发明了车载炮。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车炮合一的重型火炮。 车载炮有许多优点。首先是便于机动,炮手既可推拉炮车,又可临敌发射。其 次是提高了火炮的参战速度,赢得了战机。其三是兼有挡敌和击敌之用。炮车既具 有一般战车阻挡北方缥悍骑兵快速冲击的作用,又可建立军营,使用火器和叠阵, 击杀敌骑。 明火炮虽然在杀伤威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它有一大缺点,那就是没有瞄准 具,在发射速度、机动性等方面也不尽人意。永乐年间定型装备的火炮,到100 年 后的嘉靖时期仍没有新的突破。这主要是由于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扼杀了火炮的创 新和发展。明廷严密控制火器的制造和使用,严禁地方和个人研制。而此时欧洲的 火炮技术却有了飞跃性的进步。欧洲人经过对中国的火药、火器技术的了解、仿制 和改进,到了15世纪后期,终于赶上和超过了中国“老师”。在万历援朝之战中,李如松攻打七星门时,就是用这种炮轰开了城门。
由于时间问题,暂时先写到这,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我,我是老秦,一位历史领域爱好者,每天更新。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永修手游提供的火器,在我们的古代史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呢?(火器演变史)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