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独自西行取经何其勇敢!可吴承恩为何把唐僧塑造得懦弱不堪?
一,玄奘独自西行取经何其勇敢!可吴承恩为何把唐僧塑造得懦弱不堪?
《西游记》是吴承恩以玄奘西天取经真实事迹为背景来编一部神话小说。
小说中一号主人公唐僧,给人的印象好像儒弱不堪的样子,依我看来则不然。
首先,唐僧表面儒弱内心坚强无比。唐僧是佛家弟子,一心向善普渡众生是佛家本份,另外悟空,八戎,沙僧,白龙马都非凡人,唐僧虽是金禅子转世,却是一个凡人无异。因此唐僧在徒弟面前才显得儒弱很多,但是唐僧取经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而且豪无私心杂念,给徒弟做了好榜样,否则怎能领导三个强徒完成任务?所以作者把唐僧描写的很儒弱,说明普通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不堪一击,唐僧却能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获得成功,就是对唐僧儒弱的一个否定。
其二,唐僧不识妖怪不是他的错,在人与妖的面前,凡人只能认其善,而不能辨其恶。三打白骨精就很好的例子。孙悟空火眼真睛识破妖怪並把它打死,本是大功一件。唐僧却不分青白的赶走孙悟空,原因是唐僧的善念占了主导地位,西行路上这样事例不止一次。作者把人的善良与儒弱集中在唐僧身上,相对应的是徒弟们强硬而刚直,把他们
塑造成一个个人们理想的化身。正是这样的描写才能让人感悟到一个现实的唐僧。
二,玄奘西行收的徒弟
人类的思维从根上分出两条叉,一条是智慧,另一条是愚昧。
智慧的思维是追求真理。
愚昧的思维被谎言欺骗。
而谎言欺骗愚昧的最常见形式就是:完美或者完丑。被谎言所欺骗,愚昧的思维就是黑白的,只有好人和坏人,而且好人必须是完美的,坏人必须是完丑的。愚昧的眼里,好人就不能有半点的瑕疵,坏人更不能有半点的长处。
在智慧的眼里,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也没有完美的人。是人就会有缺点。
某某某是完美的,第一,这肯定是不可能的。第二,认为他是完美的,方方面面的完美,那也只能说明一件事,有人在撒谎,有人在骗你。为什么有人撒谎骗你,因为你愚昧。
愚昧→谎言→完美
智慧→真理→瑕疵
在智慧的眼里也有好人和坏人。只不过这里的好人不是完美的,坏人也不是完丑的。好人也有缺点,坏人也有长处。究竟怎样区分好人和坏人?大义和小节!大义不亏的是好人,即便是亏了小节,依旧是好人。而大义亏了,即便他小节很完美,依旧是坏人。军队里不允许养宠物,但邓世昌养了太阳犬,这叫小节。打仗的时候,他奋勇厮杀,最后为国捐躯,这叫大义。现在某些人拿小节去考量邓世昌是没意义的,因为他大义不亏。
韦小宝贪财好色,耍滑头,浑身都是毛病。但皇帝叫他杀陈近南,他死活不干。他不背叛师父。天地会要他杀小玄子,他也死活不干,不背叛朋友。实际上韦小宝在大义上是坚定的,小节一塌糊涂。总的看,最起码他也能算上一个及格、60分略高的好人。及格的好人就是好人。别看韦小宝人不咋地,凭他不背叛师父不出卖朋友,就99%的人做不到。指责韦小宝不高尚的人,到了关键时刻,肯定不如他。
这是个好人,他是完美的,不贪财不好色、没有半点私心,一心为了大义,甚至一辈子没犯过错误,没说过脏话,既聪明又勇敢......这是最典型的愚昧思维,而且里面充斥着谎言,撒谎的也肯定是坏蛋。坏蛋在骗傻子,要他们交出灵魂。
愚昧的根上又可以长出两条线,一条叫奴性,一条叫作恶。杜撰出一个完美的好人,立即不假思索的跪下去山呼万岁,这就满足了为奴的快感。再杜撰出一个完丑的坏人,立即不假思索的去打、去骂甚至去杀,又满足了作恶的快感......
一个完美的好人,只是方便愚昧去膜拜。
一个完丑的坏人,也只是方便愚昧去作恶。
如果一个人你压根就不认识他,没和他聊过天,没和他打过交道,也不知道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没和他长期接触,然后你就无限的敬仰他,不住的赞美,或者是无限的仇恨他,每天不停的骂,查到根,肯定是你自己蠢,或者是又蠢又坏,奴性十足。
现在解读西游记很有市场,观众读者很多,有流量,有钱赚。所以大师们也都是各显神通,花式解析,开发出很多匪夷所思的科研成果,譬如唐僧他爹是刘洪,猪八戒法力无边以及各种的阴谋,其中也包括问题所说的:唐僧懦弱不堪。
而懦弱不堪就是在用完美的思维去衡量唐僧这个人物,就是咱们上面说的,只要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有坏蛋在骗傻子。坏蛋就是那些要流量大师,靠这些东西在刷钱......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我开篇铺垫的,说的就是这些解西游记的大师们,也不要过度解读我所说的,咱们这是就事论事。
原著里的唐僧确实不完美,首先他就是磨叽。大话西游里周星驰设计的唐僧是有原著依据的,并不是纯的无厘头,孙悟空第一次离开唐僧,以及几次抱怨,都是说他磨叽。然后唐僧也骂人:你这猴头,拎着你那哭丧棒......遇到危险了,还要哭一鼻子。孙悟空闯了祸,唐僧也怕牵连到自己。
但是,这些缺点都是:小节。
唐长老大义是不亏的。对于唐僧来讲,什么是大义?就是取西经的任务,他从来没动摇过,从来没想过退缩,更从来没想过放弃。对于到天竺取经,西游记里的唐僧和正史里的玄奘法师是一样的,意志坚决。
在火焰山的章节,原著有这样一段话:
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唐僧不管刀山火海、妖魔鬼怪,只往西行,类似的描述原著里很多。他也害怕,也抱怨但就是不放弃。有些大师说唐僧被美色动摇过,最出名的是女儿国和四圣试禅心。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唐僧被妖怪吓过,但从来没被美色动摇过。因为这些事原著里写的明明白白。
四圣试禅心是西游记原著中的半截标题,而且是后半截,前半截是:三藏不忘本。人家作者写这章的初衷就是说唐僧不忘初心。唐僧在出发前就已经是大唐高僧,修为涵养很深,美色的诱惑对他来讲根本不是问题。唐僧抗拒美色不但坚定,还挺逗的,接近于杠精。四位菩萨变成美妇、珍珍、爱爱、怜怜,要唐僧师徒入赘。菩萨说了留在这里过富贵日子的种种好处,然后唐僧把话接了过来:我们出家人也有种种好处,我来跟女菩萨说一说。于是唐僧说了一首诗,前大半说的是修行,最后两句是: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我们出家肯定比在家享福的好,在家享福的,到老了只剩下一副衰败不看的皮囊。言外之意是:别看你现在有多美。唐长老一直是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实际上这句话已经很不礼貌,怼了美妇人。而美妇人的反应也是勃然变色,当然,菩萨的心里肯定是欢喜的,唐僧同志经得住了考验。
唐僧被蝎子精抓走,蝎子精逼他成亲,唐僧也做了诗说:我的元阳是至宝,怎肯给你这粉骷髅。
被耗子精、杏仙胁迫,唐长老都是誓死不从。
由于电视剧的影响,很多人觉得唐僧路上最大的诱惑是女儿国,但那是电视剧。电视剧里的国王是朱琳扮演,端庄大方,美丽善良。但原著中的国王根本不是这个样,非常的轻浮,唐僧更不喜欢她,甚至是讨厌,虚晃一枪、拨马便走,没动心。
唐僧取经最消极的一次是在通天河,感冒了,觉得自己要死,于是给唐王写了一封信,要他另派人来。这是唐僧最动摇的程度。但他也是选择了死在半路,不回头。可以不前进,但不能回头。以他的情况,可以随时随地找个地方停下来,当个国王、地主,娶一堆老婆,认识几个女妖精,过上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他完全有这个选择,但他不选。
这是大义。
当我们明白唐僧大义不亏的时候,我们再看他的小节,不完美的小节,就会觉得他很可爱。就像李云龙,大家都喜欢。他满嘴脏话,有时候还很无耻,但这些也是小节。他是抗日英雄,这是大义。大义不亏,小节亏,这样的人我们会更喜欢。为什么?因为他真实。
真的才是善的,善的才是美的,美的我们才能喜欢。假的东西都不美。因为假的东西,背面就是谎言和欺骗,这就叫恶,恶的也一定会丑。
真→善→美
假→恶→丑
一个人大义不亏小节也不亏,这就叫完美,而完美肯定是假的。假的东西经不住推敲,时间久了,大家就不喜欢了。男主角方方面面都完美,大大小小都没有缺点,没有瑕疵,这就叫假,是给愚昧欣赏的低级作品。
如果作者也把唐僧打造成完美的人,西游记这部作品的档次就下去了。完美,是灭绝人性的。一部优秀的作品要经得住推敲,百看不厌,它就要有人性基础,合情合理,看着真实,而人性就是不完美的。
咱们上面说唐僧没动摇过,也不准确。严格的讲,唐僧这叫选择。他面对美色的诱惑,面对安逸富贵生活的诱惑,他心里能像石头一样不动吗?不可能的。他内心也肯定会有动摇过,犹豫过。但也正是他的动摇、犹豫,才显得他更可爱、可敬,因为这是正常的人。只不过挣扎过后,唐僧依旧选择了前进。
仔细读原著,唐僧师徒的日子是非常苦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每人就一套衣服,没有换洗的。唐僧有两套。所以猪八戒和沙僧在路上看到妖怪留下的马甲喜欢的不行,一定要穿上享受一下。吃不饱饭,跋山涉水,很多时候就是睡在山林。当然还有种种的危险。这是他们过的日子。但问题是以唐僧和孙悟空的实力,随时能过上帝王的日子,猪八戒和沙僧也能过个小康。但他们依旧选择了取经过苦日子,这就更加的难得。
在这个点上,小说里的唐僧和正史中的玄奘法师就重合了。玄奘法师在路上也是随时可以停下来享福的,也是随时可以留在当地享受供养的,但他也没有停下来,选择了继续前进。
玄奘法师西行求法,也是历经了千辛万苦。他意志坚定,最后也获得了成功。那么问题就来了:他一路上,心里动摇过没有?肯定也动摇过。他有没有想过放弃?也一定想了。这是肯定的,因为他终究也是人。玄奘法师也一定是经历了内心的动摇甚至是放弃的念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行。
他内心动摇过,但不能因为他动摇过,就否定他的功绩。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动摇过,他的功绩才显得更加光彩。这是战胜了自己内心的魔障。
玄奘法师也一定是有各种缺点的,也一定有软弱懈怠的时候,但最终他没让小节破坏大义。只不过经过后世人的膜拜,玄奘大师又被打磨成了完美的化身......
西游记里的唐僧和正史里的玄奘大师还是非常非常接近的,都称得上:伟大。只不过有人抹去了玄奘法师的瑕疵,又有人故意放大了唐僧的瑕疵,这才显得两人很不一样。
如果说玄奘法师的内心从来没动摇过,身上也从来没有缺点,人生也没犯过错误,这就又变成了完美、谎言、假、作恶......
西天取经本身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唐僧确实有很多的缺点,但一路上,经历种种磨难,也是在不断完善自己,克服缺点。到了西天,任务完成,修行圆满,这时候的唐僧确实实现了:完美。成佛了。
现在很多大师把唐僧描述的很不堪,这是典型的抓小辫子。李云龙抗日你不说,非得说他没礼貌......
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都是有缺点的,也肯定犯过错,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这是正常的。有缺点就去弥补缺点,有错误就改正错误,也就是了。如果用谎言去掩盖缺点、去掩盖错误,那事情就变得非常可怕。
成熟的标志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不断的用谎言去掩盖错误,把自己打造的完美,就是幼稚,远远不成熟......
三,玄奘本人
我是小架子,略懂历史,尤好文学。
历史上真实的玄奘- 佛学渊源
玄奘身世说不上坎坷,但冥冥中注定他与佛是有缘的。他本名叫陈祎,5岁丧母,10岁丧父,后跟随二哥到寺院修行,13岁正式剃度入佛门,研习佛法,之后的几年间他到处游历,广学佛法,博采百家之长,20岁就名满蜀中,立志“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 有志青年
游历的几年间,他吸纳的佛学越来越多,但现状让他深感迷茫,作为外来宗教流派,东土佛学缺乏统一的权威认证,各佛派分支争议不断。公元626年,他偶遇天竺来的高僧波颇,这为他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要想结束东土佛学混乱现状,普度众生,就必须溯其本源。但当时由于与突厥的冲突,大唐实行禁边政策,玄奘出国的请求被无情驳回,直至公元628年,28岁的玄奘混在难民队伍中离开长安,独自一人踏上西去的征程。
- 人格魅力
西去之路山高水长,关隘重重,但无论是凉州长官还是瓜州小吏,亦或是烽火台守军将领,他们无不深深折服在玄奘的人格魅力之下,带着无比敬仰的目光目送他西去的单薄背影。西出玉门,面对“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莫贺延碛,他宁愿向西而死,也绝不往东而生,“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若不是那批枣红老马,他一生的追求必将消殒在茫茫大漠之中。
面对崇尚佛法的高昌国王,他以死明志,谢绝荣华富贵,终感动国王,与其结为兄弟,备好20年的盘缠行囊,送他西去;葱岭雪山的冰凌高百尺,广数丈,他硬是靠着那颗赤诚之心翻山而过;突厥可汗虽不信佛,但和玄奘的畅聊,让他由衷钦佩,备文书,选侍者,定要护他周全;在佛法国度那烂陀,戒贤法师专门为他开坛讲经, 吸引了一众僧侣;待回国,太宗亲赐“白金袈裟”,翻译、讲经、著书立说,中国佛教史因他而改写。
吴承恩笔下的唐僧- 《西游记》成书
在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一定不能孤立,要从小说整体出发,了解作者背景、创作历程、创作构思、创作意图等。作为一介知识分子,吴承恩聪慧过人,对于封建科举却不甚精通,屡次落第,寂寂无闻,纵有盖世才华也无法名垂青史,但关闭的那道门反而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由于好野史志怪,他便以真实的《大唐高僧西域记》为蓝本,取材《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太平广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元杂剧西游记》等的人物形象、故事脉络、传说记载,重新整理编辑,演绎出流传至今的四大名著之《西游记》。
- 唐僧的形象
作为《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唐僧只是借鉴了玄奘这一真实的历史人物原型,但并非完全还原;从创作意图出发,官场的腐朽没落让吴承恩难以实现自己的入仕理想,只能寄希望于在光怪陆离的神话中表达和发泄不满,这一任务最终落在孙悟空头上,主角光环的映衬之下,唐僧形象自然有些黯淡,但也并非懦弱不堪;从人性的角度考虑,取经路上的师徒几人或法力加持,或肉体凡胎,但他们都有凡夫俗子的喜、怒、忧、惧、爱、憎、欲,如何脱离苦海、普度众生,不正是他们追求的方向吗?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说,有矛盾冲突才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如果创作的形象都是十全十美,毫无瑕疵,那又何来冲突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四,玄奘西行遭遇
谢谢邀请!
首先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吴承恩塑造的唐僧是懦弱不堪的,恰恰相反,绝对不是懦弱不堪,而是大智大勇的!你看看这个是什么团队,女娲补天石蹦出来的灵猴,天庭犯错二人组(卷帘大将,天蓬元帅)下界赎罪,还有一匹有个龙爹的白龙马!哪个不是神通广大,唐僧区区人身(前世再厉害这一世却只是人身),能把这个团队团结起来到达西天取回佛经,绝对配的上大智大勇!
还有一点,你看路上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难,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行路都费劲,还有一堆各界大佬安排的种种考验!唐僧只有心里大叹一声“我太难了!”普通人碰到个小鬼都吓得半死,这一路小鬼大鬼何止万千,经历这一切而不退,绝对不是懦弱不堪!
所以,吴承恩笔下的唐僧,绝对没有贬低的意思的,和历史上真实的西行一样值得尊重!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永修手游提供的玄奘独自西行取经何其勇敢!可吴承恩为何把唐僧塑造得懦弱不堪?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