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之战中,白起为何能大败数倍于秦的韩魏联军?(白起 伊阙)
一,伊阙之战中,白起为何能大败数倍于秦的韩魏联军?
伊阙之战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例,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初出茅庐的白起,仅率领10万秦军经过一天一夜的鏖战,就打败了韩魏联军24万人,敲开了秦国东出的大门。白起为何能够大败数倍于秦的韩魏联军呢?首先,我认为这归功于白起正确的战术,他以小部队吸引韩军,白起亲率主力采用大迂回大包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策略,迂回突袭魏军,并对韩魏联军各个击破。其次,魏武卒重装行进,缺乏灵活机动,在面对秦军时,韩魏两军相互观望,当魏军遇袭后,韩军不仅救援不利而且作壁上观。另外,秦军能够巧妙利用地形,化被动为主动。在主帅应战态度方面,白起对此战谨慎小心,而公孙喜根本没有对初出茅庐的白起足够重视。
从秦国到秦朝,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其先,秦惠文王纵横捭阖承其续,但秦一统天下真正的奠基人却是秦昭襄王。伊阙之战就是秦昭襄王东出大策中,横亘在函谷关外的第一道难关。秦昭襄王任用新人白起攻打魏韩,试图以此为东出大策奠定基石,白起攻下韩国新城之后便将矛头对准洛阳城外的伊阙。伊阙之战是秦国历史上一个关键节点,伊阙之战的胜利,敲开了秦国东出的大门,从此秦军东出势不可挡。此后,列国逐渐沦为秦国的刀下鱼肉,面对秦国的虎狼之师,列国虽合纵却不能伤秦分毫,以至于秦无亡矢遗链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伊阙是函谷关外魏韩两国要塞之地,也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地。伊阙地势复杂,两侧是绵延起伏的山岭,中间是狭窄的山谷,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但是,秦军不仅数量上不占优势,而且魏韩联军封锁伊阙要塞,按照兵法秦军似乎毫无胜算。那么,白起是怎样破解伊阙残局呢?
秦军方面,战略战术正确- 首先,白起采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战术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面对伊阙这样一个易守难攻之地,白起深知,如果与韩魏联军正面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善于打破常规的白起,采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应对魏韩联军。白起先让部下率领小部队秦军,大张旗鼓地缓缓进入伊阙山谷。这部分秦军,每个人拿着好几个秦国军旗,向山谷中擂鼓呐喊,一旦韩国军队追上,便向山谷外撤退。果然,韩军见状穷追不舍,离开了应当驻守的战略要地。而白起亲自率领秦军主力,神不知鬼不觉地摸上山梁,采用大迂回大包抄的策略,绕到魏军侧后方发起猛烈进攻。由于魏军毫无准备,因此很快便被秦军歼灭,魏军统帅公孙喜也兵败被杀。韩军见状顿时手足无措,既没有及时回援魏军,又没有采取正确的突围方法,很快也被秦军前后夹击而歼灭。
- 其二,大迁回大包抄,灵活机动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迂回包抄,避实就虚。白起在伊阙之战中,先分化瓦解再绕后包抄,而后各个击破。观察白起的军事生涯,我们会发现,白起将大迂回大包抄用得淋漓尽致。他在著名战役长平之战中,就采用大迂回大包抄的策略,率军跳跃式绕到百里石长城,利用地形将赵括率领的赵军围困在长平。伊阙之战中绕道攻击魏武卒,是此战最关键的一环,秦军必须要做到灵活机动而又悄无声息,倘若这个环节出了问题,秦军很有可能被包围在此。白起的大迂回大包抄,成功地击溃数倍于秦的魏武卒,而后对魏韩联军各个击破。
- 其三,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春秋时期的战争,大多都是类似于“约架”的小打小闹,战争的目的只是为了炫耀武力以扬国威。但是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是无法想象的,经常一场战争就会有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的伤亡。因为战国时期,诸侯逐渐从争霸走向兼并,从分裂走向统一。因此在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攻城略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打歼灭战。白起最善于打歼灭战,几乎他每场战役都会导致敌军的全军覆没,甚至在长平之战中,赵国举国男子大多在长平被白起歼灭。白起在伊阙之战中,就采用的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他将韩赵联军拆散后,对韩魏联军各个击破。白起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策略,高效地击溃了魏韩24万联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韩魏两国的军事实力。
- 首先,魏武卒重装行军,笨重迟缓
在战国初期,魏国的魏武卒是令诸侯胆寒的存在,魏武卒以彪悍善战著称。魏武卒的选拔标准极其严格,每个魏武卒都必须能穿三重甲,能拉开二十石的弓箭,并且头戴厚重的头盔手里拿着剑和戈。按照这样的标准,每个魏武卒都被重重的铠甲包裹,被沉重繁多的武器所拖累,在战场上怎么能灵活机动呢?相比于魏武卒的重装铠甲,秦军却是轻装上阵。秦国士兵一般头带头巾,身披轻甲,在战场上,很多秦国士兵为了能够灵活机动,往往赤膊上阵。
另外,魏武卒军团以车战闻名于世,吴起为魏国创建了重装战车军队,这种重装战车曾经在战国初期重挫秦军。春秋时期到战国早期,战争往往以车战为主,两军交战战车优先,两军点到为止。但是到了战国以后,随着兼并战的展开,列国逐渐减少了战车的比例。在伊阙之战中,魏武卒的重装战车到了伊阙山谷,根本发挥不出来优势。24万韩魏联军,再加上阵前的重装战车,在狭窄的伊阙山谷之中不仅无法施展,而且还会阻碍步兵的作战。
- 其二,韩魏相互观望,错失良机
当白起率军来到伊阙之时,却陷入了深深的疑惑,韩魏联军驻扎在伊阙山谷中,面对秦军却按兵不动。到底是有埋伏还是另有隐情,白起一时也难以琢磨。白起派出密探调查后才发现,原来是韩魏两军都不愿意冲锋在前,都希望保存自己的实力。魏国希望韩国冲锋在前,韩国却认为魏国军力强应当作为先锋,两军在秦军阵前陷入了内争之中,韩军最终不情不愿地当了先锋。韩魏两军的徘徊不前,给了白起充足的部署时间,韩魏两军也因此错过了与秦一决高下的大好时机。
- 其三,魏军遇袭,韩军作壁上观
在战国时期,秦国曾经遭遇多次列国合纵攻秦,但都化险为夷,这很大程度上因为列国联盟并不牢固。在伊阙之战中,韩魏联盟也是一样,在开战之初韩魏两军便相互推诿,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当韩军被引开之后,白起亲率秦军奇袭魏武卒营地,魏军由于毫无准备死伤惨烈。此时回过神来的韩军,居然坐视魏军被全歼,也没有及时回援救魏,最终也被白起全歼。如果魏军遇袭的时候,韩军及时回援救魏,韩魏两军前后夹击,伊阙之战胜败也未曾可知。因为伊阙之战,韩魏两军都是倾国之力,仅仅魏国的兵力就高于秦国,秦国全歼魏军是需要时间的,这段时间韩国救魏时间上是足够的。但是,韩国并没有这样做,最终导致了韩魏倾国之兵,悉数战死伊阙的惨剧。
地理上,秦军巧妙利用地形,化被动为主动,韩魏联军却陷入被动- 首先,地形狭窄,韩魏联军施展不开
天时不如地利,在行军作战中,地形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伊阙山谷的地形对于韩魏联军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伊阙山谷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但是,这样的地形对于韩魏联军却非常致命,因为韩魏24万联军都挤在狭窄的伊阙山谷之中,韩魏两军优势完全施展不开。对于魏军来说,不仅魏武卒是重装铠甲,而且战车也是非常厚重,在这样狭窄的伊阙山谷中,魏武卒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相比于魏军的步兵和战车,韩军则以弓弩兵为重点。但是弓弩这样的武器,在山谷之中完全发挥不出在平原作战时的效果,因此韩军只能以短剑和秦军硬拼。
- 其二,秦军绕后,争夺有利地形
在战争中,获得有利的地形是战争胜利的关键要素。但是,如果没有有利的地形该怎样,难道任人宰割吗?对此,白起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白起的军事思想是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有利地形就夺取有利地形。在伊阙之战中,倘若白起与韩魏联军正面对抗的话,秦军毫无胜算,因为伊阙之地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塞。对此,白起另辟蹊径,他选择绕开山谷大路,绕到魏军侧翼的高地对魏军发起猛攻。秦军就如同从天而降一般,席卷了整个魏军营地,魏军统帅公孙喜还没回过神来,就被白起俘虏而杀。这一仗中,白起争夺有利地形的思想,给后世兵家很大启迪。
从双方主将应战态度方面- 首先,初出茅庐的白起步步为营,谨慎小心
伊阙之战时,白起还只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将领,几年前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白起从一个小兵做起,在战争中不断立功升爵,秦昭襄王的舅父魏冉发现了白起的军事才能,把他举荐给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最初并没有多么看重白起,只是因为舅父魏冉的一再举荐他才破格提拔了白起。他并没有意识到,舅父为他举荐的年轻人,将来会成为让诸侯谈之色变的武安君。因为魏冉的举荐,白起做了庶长奉命攻打韩国新城,白起并没有费多少力气就拿下了新城,白起的名字也第一次写进了史书之中。
白起作为初出茅庐的年轻将领,他丝毫没有骄傲自满的情绪,而是在战争中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当他进去伊阙山谷的时候,看到韩魏两军徘徊不前,并没有贸然进攻敌军营地,而是派出探子不断观察敌军动态。这样小心谨慎、气定神闲的性格是一个优秀将领必备的军事素养,也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 其二,韩魏联军主将公孙喜大意
相比于秦将白起的步步为营,小心谨慎,韩魏联军统帅公孙喜就显得大意了。首先,韩魏两军在人数上对秦军具有压倒性优势,不仅是公孙喜,韩魏联军其他将领也都认为,此战联军占据人数和地形的优势,秦军必然溃败。其次,白起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将领,此时韩魏联军并无一人知晓他的来历,因此公孙喜对秦军统帅白起根本不放在眼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两军交战,轻敌是兵家大忌,尤其是对白起这样的年轻将官,韩魏根本不了解他,即使人数数倍于秦也不能大意。
总结:伊阙之战是秦国东出的关键之战,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这一战的胜利,打开了横亘在函谷关外的大锁,秦国东出的浪潮势不可挡。这一战中,白起为什么能够大败兵力数倍于秦的韩魏联军呢?我认为,首先,白起采用了分化瓦解,迂回包抄等正确的战术。其次,韩魏联军在战略战术上存在着失误,韩魏两军本身也存在着缺陷。在地理上,白起能够占领有利地形,化被动为主动,而韩魏联军却因为地形陷入被动。从双方主将应战态度方面,秦将白起步步为营,谨慎小心,但是韩魏联军统帅公孙喜却大意轻敌,致使兵败被杀。这些原因对于秦国的以少胜多,有着重要的影响。
秦国夺取了伊阙之战的胜利,魏韩门户大开,秦国借助伊阙通道,在数年内连续攻占魏韩多座城池。魏韩再也不能将秦国封锁于函谷关内,秦国几代君主东出函谷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二,大秦帝国之崛起白起伊阙之战
让一只猛虎驾驭一群狼,当然不难压倒一群山羊。白起就是这只猛虎,秦军就是这群狼!而对手韩魏联军即便不是绵羊,也是不被逼到死角不反击的山羊。
白起能够战胜韩魏联军,秦军能够碾压之势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秦国善于把握形势,并且能够形成扫荡对手的气势!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有没有必胜的信念,以及无坚不摧的气势,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与否的关键因素!
想当初,齐鲁战于长勺之时,尽管齐军兵强马壮,但却因为三鼓之后气势枯竭,反被实力弱于自己的鲁军击败!事后,鲁君询问曹刿为何能够击败齐军时,曹刿的回答便是因为齐军气势已泄,而鲁军气势正盛,所以才会取得胜利!
秦军正是这种状态!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便致力于发展耕、战。以耕为战提供物质保障,以战为秦国争取生存空间!从此之后秦国便转变成了,事实上的军国主义国家。整个秦国已然变成了一架战争机器,而且以军功晋爵的制度,也为普通秦军士兵提供了上升空间!于是在这种制度的刺激下,秦军的战斗意志得以被充分调动!
反观韩魏两国,尽管也有不俗的实力,也都位列战国七雄的行列。而且还有“强弓劲管自韩出”的称誉以及“魏武卒”的威名。更有昔日魏国强盛时,曾经打得秦国找不到北,连西河之地也尽被魏国夺取的光辉战例,然而那都是过去式了!
在秦国崛起为虎狼之邦,秦军悍不畏死的压制下,无论是横亘中原的三晋,还是东方的齐、燕,或是南方的楚国,都能感受到秦国咄咄逼人的压力!因此,在面对着秦国的扩张时,自然容易陷入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的窘境!所以,说一千道一万,韩魏联军之所以会败给白起,完全是因为输在了战斗意志不如秦军顽强,军队士气也不如秦军旺盛!在这种形势下,尽管韩魏联军兵多势众又有什么用呢?
兵贵精,不贵多。将在谋,不在勇。论战斗力,韩魏联军不如秦军。论指挥才能,韩魏联军的统帅也不如白起。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指望韩魏联军战胜秦军呢?而且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取天下时,六国的兵力远多了秦国,可是结果又如何呢?还不是因为战斗意志不强,被秦国逐个吞噬了吗!
三,白起打败韩魏联军
提起战国名将白起,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就是伤亡惨重的长平之战,而其实,白起的成名之战是伊阙之战。这一战中,白起斩首24万,这个数据就和长平之战中斩首45万一样,数据可能存在作假,但仍旧让人心惊。
白起的活动期基本都集中在秦昭襄王时期,也正是这对君臣对秦国的开疆扩土立下了汗马功劳。白起应该是平民出身,在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后,白起在战场上以一个普通小士兵的身份不断建立军功。
到了公元前294年,白起被当时的权臣魏冉推荐担任左庶长,并第一次担任将领领兵攻打韩国的新城,不久取得战争的胜利。
白起的这次胜利刺激了韩国,韩国向邻国魏国求援,而唇亡齿寒,秦国的东进对东方六国都没有好处,因此魏国答应出兵支援韩国,共同抵抗秦国的东进,而秦昭襄王则派左更白起领兵攻打韩、魏联军,于是就有了著名的伊阙之战。
《史记》对这一战的记载比较简略:“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
也就是说,白起领兵攻打韩、魏联军(还有部分东周军),战于伊阙,其结果就是韩魏大败,白起斩首24万,还斩杀了魏国的大将公孙喜。这一战同样是以少胜多,是白起歼灭对方有生力量的惯常做法。
那么,这样的一场大战,韩魏兵力在两倍秦兵的基础上却打出这样的结果呢?
《战国策》中有一句话说的比较好:“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韩魏之间虽然组成了强大的同盟军,但他们之间的心却是不齐的。
正如战国时期秦国的东进明明有东方六国的阻隔,却依旧攻灭了六国。东方各国数次合纵,却往往因为各有各的心思而做不到齐心协力。
在伊阙之战中,韩军认为自己兵力较弱,因此希望魏军担任先锋,主动进攻,而魏军则认为韩军弩强兵锐,因此希望韩国担任先锋,主动进攻秦军。其实大家就是都想保存实力,谁也不愿意做出头鸟,损兵折将。而白起正是利用了联军的这个特点,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击败了联军。
白起先是针对兵少的韩军采用了故布疑阵的策略来迷惑韩军,牵制住韩军之后,白起领主力大军出其不意从后侧围攻魏军,魏军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溃败而散,看着魏军溃散,韩军也没了打的心思,随即溃败。
当然这是韩魏联军战败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自然是秦军的强大。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开始实行军功爵制,秦之锐师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军队,再加上白起作为主将,组成了一支拥有强悍战斗力的军队,在这样的一支队伍进攻下,韩魏联军是很难获胜的。
而在秦军强大起来的同时,实际上韩军也好,魏军也好,早就已经没落了,魏国是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大起来的诸侯国,魏文侯带领魏国成为当时的一大强国,但随着魏文侯的去世,魏国就开始走了下坡路,更是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没落。
而韩国本身在整个战国时期就不怎么强大,更不用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颓势不可避免,可以说,韩国还没有强大就已经没落。
伊阙之战中,秦军攻占了伊阙外加五座城池,并继续渡过黄河攻取了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白起可谓是一战成名,很快就被授予国尉的官职。
公元前292年,白起担任大良造,再次攻打魏国,并夺下魏国的大小城邑六十一座等等。在伊阙之战后的三四年时间内,白起和司马错攻下了韩魏的很多城池。
可以说,经过白起这一战后,韩魏两国元气大伤,势力范围越来越小,已经越来越没有能力与秦国一战,唯一与秦国一战的就是北边的赵国,赵国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军事能力增强,战斗力提升了好几个点。
但赵武灵王灵王去世之后,赵国也在逐步衰落,只不过与秦国还是可以一战的。魏韩之外,秦国东进的最大阻碍就是赵国,所以也就有了后来的长平之战以及那45万的死亡。
这一战直接导致赵国衰落,秦国东进之路基本没有什么阻碍了,而白起的作用似乎也走到了尽头,尤其是长平之战中和长平之战后白起的表现,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
虽然白起死了,但秦昭襄王时期的秦国却达到了真正的拓地千里,为后来秦始皇攻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这一点来说,白起对秦国是功不可没的。
四,白起打魏韩联军
古代四大名将:白起、项羽、徐达、韩信,白起位列四大名将之首,号称“人屠”。白起是秦国人,在伊阙之战中崭露头角,以12万兵力斩首韩魏联军24万人。
白起能够战胜韩魏联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韩魏联军面对的是白起,而且是初出茅庐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满血白起。
伊阙之战,正是白起第一次以组建的身份去指挥战斗。本来就是死神下凡的白起得到这样的机会,怎么可能不施展尽平生所学,这就可怜了韩魏联军,因为他们面对的敌人,是日后为秦国开疆拓土,攻略城地,指挥过鄢郢之战,长平之战和华阳之战这种史诗级战役的“人屠”。
秦国自从得到巴蜀之地后就频频东进侵犯韩魏。长年的战争更使得韩魏的领土被秦国占去了三成成。韩魏都明白,这样下去,虎狼一般的秦国早晚要灭掉自己,因此韩魏君主一直在等待着一个机会,等待着能够收回丢失的土地,不至于成为亡国之君。
公元前293年,秦国爆发叛乱,十万秦军不得已只能在国内平叛,一定程度上造成秦国边境空虚。韩魏期盼这一良机多年,怎可轻易放过,于是组成联军,集合数十万军队大举进攻秦国,发起著名的“伊阙之战”。
伊阙,位于今天洛阳龙门,古诗号称“天子门户”、中原要道,也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伊阙地势非常险要,伊水向北自两座远望仿佛门阙的大山中间流过,所以称为伊阙。秦国占领了这里,进可以攻韩魏,退可以扼守函谷关。这样一来,白起就有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地势。所以不得不说,白起之所以能够大胜,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他占尽了优势。
而且白起领导的秦军,在经过了商鞅变法的磨炼之后,战斗力大增,正是士气如虹。
其次,白起也不愧为千年来绝无仅有的军事天才。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坡上,眺望韩魏联军。当他看到联军的部署情况后,嘴角扬起了笑容。白起能够看到,韩魏两军虽然名义上一同抗秦,但两方又都不愿先出兵,这个所谓的“联军”只是互相观望而已,并不愿当先主动出击。两军摇摆不定,失去了共同出击的战略条件,这就使得韩、魏联军的弱点完全暴露在白起眼前。
好吧,既然你不攻击,那也就是说你已经失去了任何威胁。白起当机立断,决定采取避实击虚的作战策略,先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中较强的韩军,再乘魏军不备,使用主力主力猛攻相对较弱的魏军,在战略上为这场战争取得先决条件。毫无疑问,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只能仓促迎战的魏军迅速溃败。
韩国军队知道魏军大败亦是大惊,军心动摇士兵哗变,慌乱中侧翼暴露出来,遭白起引兵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追击,这才有了秦军最终全歼韩魏联军24万余人的史诗级大胜。
再次,白起能够打赢这场战争,还有一个直接原因,那就是当时的齐、楚两国并没有参战,这才让秦国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与韩魏联军一战。
总之,经此一战,秦国迅速夺取韩魏大部分地区,使得魏韩两国只能割地求和。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却以不可抗御之势,为其东出崤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而这次战争还有另外一个最大的受益者,那就是白起。他以一个足以记入史册的杀神之姿,终于走上历史舞台,开始走向自己最辉煌的一段人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事实上,伊阙之战秦国和韩魏联军双方的参战人数直到现在还是个谜。
这场大战,韩魏联军一共被斩首24万人。所以才有了白起的12万人打败了韩魏联军的24万大军的说法。但是,韩魏联军是被斩首了24万人,这并不代表韩魏联军的总兵力就只有24万人,而仅仅代表了至少有24万人,或者更多。
秦昭襄王说过,这一战白起歼灭了两国的主力精锐。我们由此推测,韩魏两国应该是在伊阙之战中投入了倾国之兵力。这样说起来的话,两国的联军总数,大概率不只有24万人,甚至更多得多也是极有可能的。
反过来说,既然韩魏联军的军队数量无法确定,那么史书中记载的秦军“不能半之”,显然也不能只认定为12万,或许也要多一些。
所以,如果简单地下结论说伊阙之战双方的总兵力为秦军的12万人对韩魏联军的24万人,这种说法是否也有些不妥呢?
五,秦国 白起
对于伊阙之战,《战国策》已经有了最好的解释:
“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利不同,是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一、联军的貌合神离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但凡是联军都很难一条心,有统一的指挥,能协调一致的行动。
伊阙之战时的韩魏联军便是如此。
韩魏联军以韩国为主力,但是韩国认为自己力量弱,不想让自己的军队打头阵做先锋,而魏国认为韩军很猛,应该作先锋。
伊阙之战的还有西周君有关,“西周君武公背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兵出伊阙攻秦,令秦毋得通阳城。”
韩魏是响应周天子之令联合勤王的,两国并没有一心要和秦国死战的意思。
韩魏两军都想让对方作炮灰,心理各有算盘,貌合神离,这是致命的弱点。
这个弱点就被白起敏锐地发现了,且抓住了机会。
二、白起的各个击破战术白起是军事大师,发现了韩魏联军的弱点,开始了避实就虚、各个击破。
韩军是主力,白起不是碰到,而是先挑势力较弱的魏军下手,魏军一触即溃,韩军也就军心打乱,白起在猛追韩军,最终获得大胜。
韩魏联军没有统一行动,各自为军,各有盘算,这样的联军在当时都常见,列国彼此间勾心斗角,盟友敌不过利益,所以基本上没有真心实意的盟友,韩魏联军貌合神离也是必然的。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永修手游提供的伊阙之战中,白起为何能大败数倍于秦的韩魏联军?(白起 伊阙)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