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岛战役为什么不选择围困?(硫磺岛战役原因)

硫磺岛战役为什么不选择围困?

一,硫磺岛战役为什么不选择围困?

1945年3月4日,一架轰炸东京后受伤返回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在美日两军的炮火下首次着陆成功,两天后,第一架P51战斗机在硫磺岛降落,美军夺取硫磺岛的战略意义就此体现出来。至8月份日本宣布投降时,累计共有2251架受伤的B—29在此紧急降落,从而挽救了这些飞机上的25000余名空勤人员,另外还有20000多架次的紧急加油情况,可谓至关重要。



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严格来说,在太平洋战争中,只有两场战役发生在日本本土,其中一个战场就是由东京市京桥区政府管辖的硫磺岛,另一场就是后来的冲绳岛战役。在日本二战后期划定的“绝对国防圈”中,小笠原群岛是必须死守之地,而这个群岛最大的两个岛屿就是“父岛”和“硫磺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只在父岛上派驻了部队,硫磺岛的重要性是在美军反攻以后才逐渐显现出来的。

了解1942年杜立特空袭东京战例的答友应该清楚,从美军控制的中途岛到达日本本土距离超过2000海里(约3200公里),来回就是6400多公里,当时的轰炸机航程根本足以支撑这么远的作战半径。没办法美军当时只能动用了16架陆军最大的B-25空中堡垒轰炸机,用航母载运到尽可能靠近日本本土的地点起飞(舰队被发现就得立即回航),即便如此,这些轰炸机在执行完任务以后,也只能前往中国浙东沿海着陆,因为油料已不足以返回中途岛。



1943年服役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设计指标是最高时速每小时643公里,最大航程8580公里,但这是空机巡航的理论数据,而最终投入实战的技术数据是:挂2260公斤炸弹时最大航程为5663公里,因此实用作战半径只有2500到2800公里。而护航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更短,显然,中途岛是不能胜任轰炸所需的,直到1944年7月,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战略轰炸机才终于有了可以直接攻击日本的空军基地。

但是塞班岛距离东京也有2280公里的直线距离,如果战机在执行任务期间出现受伤、机械故障等情况,那基本是飞不回去的,昂贵的战机和宝贵的机组人员都得全部掉进海里。所以说,无论是为了更好的轰炸日本,还是为未来登陆日本做准备,美军都必须在紧邻日本本州的小笠原群岛夺得一个可靠的空军前进机场,这是由太平洋战争的特殊性决定的。



在跳岛战术的实施考虑中,小笠原群岛中的父岛其实比硫黄岛大,但其地形崎岖易守难攻,并且不适合修建机场,于是已经建有简易机场的硫磺岛成为首选,这座火山小岛位于塞班岛以北615海里(约980公里)、东京以南660海里(约1050公里),既方便美军从塞班岛出动进行攻取,一旦拿下来也将成为轰炸和进攻日本的最佳中转基地,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跳板支点”。

所以攻打硫磺岛的意义在于“用”而不仅仅是“取”,并且是海陆空军都急着要用,那么围困就没有意义了,如果把栗林忠道的20000多鬼子封锁在岛上饿死,倒也不是什么难事,但那样必将耗时日久,怕是到时战争都早已经结束了,夺过来还有个毛用?正是因为着急要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才选定了这个至少在他们看来“容易得手”的小岛,拟定的战役时间仅仅为五天!



结果从1945年2月19日开始进攻以后,美军用了整整36天才控制这座小岛,据说岛上仍有日军残余,无非是难以再形成有效威胁罢了。战役期间美军付出了28686人的严重伤亡(其中阵亡6821名),而在23786名日本守军中,只有1083人活了下来,其他全部“玉碎”,是太平洋战争期间唯一一次美军伤亡超过日军的战役,尽管死的并没有日本人多。

关于硫磺岛战役的细节和栗林忠道中将的用兵方式,之前有过专答,就不再重复了,总体而言,栗林放弃了死守滩头的战法,而是以折钵山为中心广泛使用坑道战术,防炮防炸且不做无谓的“板载冲锋”,还是比较实用的,也给美军造成了惊人的伤亡。



当然,这种完全没有后援的死守下场也是注定的,全军覆灭是早晚的事情,兵败自杀的栗林忠道肯定不会想到,他的顽抗很大程度上促使美军决定动用原子弹攻击日本,反而给日本人带来更大的死伤,历史就这么冷。

美军付出的巨大代价自然是有回报的,到4月20日左右,已有7600多人的工兵部队登岛,在海军陆战队的掩护下抢修和扩建硫磺岛机场,他们将一号跑道扩建到3000米,二号跑道扩建为2100米,不仅成为B-29轰炸机的应急备降机场,当战斗机部队进驻硫磺岛后,其作战半径就覆盖了日本本土,可以有效掩护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将轰炸效果至少提高了一倍以上,大大加速了日本的崩溃。

二,为什么硫磺岛战役日军坚持这么久

1945年2月16日~1945年3月26日,美国从马莉雅纳的塞班岛发动了强攻硫磺岛的战争。这个小笠原火山群岛之一的硫磺岛满山都是富含硫磺的火山灰,长约8000米,宽约4000米,充其量不足21平方公里。

美军自珍珠港事件后即向日本进行了宣战,为了有效地制衡日本的军事力量,美军先行抢占了马莉亚纳的塞班岛。可这里美空军的B29轰炸机飞去东京则须2300公里。而塞班岛至硫磺岛是1000公里,再从硫磺岛飞去东京是1300公里。因此,美军抢夺硫磺岛势在必得,这是美军反击日本的战略重地。有了硫磺岛的中心周转站也便可以更有利的打击日本侵略者。B29如果在硫磺岛输液,大大的提高了轰炸机的有效攻击能力。

不过,硫磺岛由日本的粟林中道中将指挥。也许是这个指挥官的柔弱一面,他反对冲锋战、反对抢滩战,则是构筑了许多地下工事,即无数个暗堡。这里的火山灰结合水泥便是良好的工事材料,粟林中道将地下工事构筑得四通八达,这就造成了美军抢夺硫磺岛的巨大困难。也因粟林中将吸取了强攻塞班岛损兵3万的教训!他是一个以保存实力而著名的日本将军。

前面已说过,美军势在必得,而粟林中道中将釆用的是以守为攻的战术,美军则相反,釆用的是强攻和重力冲锋。这就符合提问为什么不釆用围困战术的理由;围困么?粟林中道已作好坚守的准备,坚守亦必准备了充裕的物资,拖住美军对东京的有效袭击也便可以让日本军方有效的调整战略方针...这一点,美军完全清楚日本的策略思想。于是,美军不会给日本喘息的机会,只有一鼓作气的攻击才可战胜这埸战争。战争讲究的是速击速战,也没有时间等待发生”转机”的机会。

于是,战争就十分残酷,往往美军士兵在冲锋途中还不知道怎么一会事?突然一下子就倒毙在了暗堡的机枪之下。这次战争也是二战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战争,也载入了二战经典的史册。


这场战争的残酷和美军士兵的牺牲,每每揪动着每一个美国人民的心,也缘于日本偷袭珍珠港极大地激怒了美国人的反战决心!因此,当美军在冲锋掠地时占领了硫磺岛的折钵山高地时,唤发了美国人民的热烈欢呼!

最后,以美军牺牲6821名,受伤12300多名。获得了胜利。

日军牺牲就更为壮烈,阵亡23786名,受伤220703人。被俘1083人。

抢占折钵山是这埸战争的最大转折点。

整埸战争的策略不可能釆用围困战术,上述已有分解。

三,为什么硫磺岛这么难攻下

1945年2月,美军在硫磺岛同日军进行了三十六天的鏖战。美军在这场战争投入了11万兵力,而日本的守岛部队仅有2万4千多人。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后,美军以死伤2万8千多人的代价,最终惨胜,夺下硫磺岛。

(硫磺岛战役)

对于美军来说,两万多死伤,实在是一个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数字。那么,明明美军当时拥有巨大的人数优势,为何不对硫磺岛实行围而不攻,让岛上的日军弹尽粮绝呢?这样一来,不是可以减轻伤亡吗?

说起来,一开始美军并没有预料到此役会有如此严重的死伤。

在1944年的塞班岛战役中,美军出动6.7万人,与4.3万日军展开了正面对决。战役结束后,美军以死伤1.6万人的代价,基本全歼了日本士兵。

在美军看来,塞班岛战役已经是日军能够做到的极限。

而在硫磺岛,美军显然不想再给日本人任何机会。

在战役开打前,美国特地集结了11万部队,想要以人数和火力的优势,复制塞班岛的成功。而驻守硫磺岛的日军人数,则远远少于塞班岛。

既然美军人数那么多,为什么却会在硫磺岛战役中,遭到更惨重的伤亡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此役日军的指挥官栗林忠道。栗林忠道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他深知美军现代化武器的威力。因此,等他来到硫磺岛后,第一个命令就是放弃同美军的抢滩登陆战。

(影视中的栗林忠道)

为了能够扬长避短,栗林忠道把日军的主力部队,安排在元山和折钵山的附近。在他看来,日军只有依据有利地形展开一层层的阻击,逐渐削减美军的锐气,才会有一丝胜利的可能。

另外,为了避开美军的空中轰炸,栗林忠道还命令士兵在硫磺岛上挖掘了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坑道。这样,不仅士兵们可以藏身其中,其他一些重武器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地保护。

在战役开始前,栗林忠道召集了各级军官,向他们下达了“击杀十个敌人,才能够拥有‘万岁冲锋’的权利”。

这一条看起来颇为奇怪的规定,却在后来的战争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战争开打后,美军依照老规矩,开始利用海空的强大优势,一顿狂轰滥炸。不过由于硫磺岛山势崎岖,日军又躲在坑道中,轰炸的杀伤力根本就发挥不出来。

随后,美军命令部队一步步向前推进。但由于美军对地形并不熟悉,结果遭到了坑道中日军的疯狂阻击。日军在这场战役中如同鬼魂一般,杀完人便遁去。而美军则仿佛陷入噩梦,他们的每一步前进,都有可能万劫不复。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美军才会在战役中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那么,如果美军提前得知日军部署,又会不会选择围而不攻的策略呢?

实际上,就算硫磺岛真的是恐怖的地狱,美军也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强行夺岛。

(夺取硫磺岛)

第一个原因,硫磺岛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夺取塞班岛后,美国开始时不时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但硫磺岛刚好位于日本本土和塞班岛的中间,美军的每一次行动,基本上都会被日军提前探知。

通常情况下,硫磺岛的日军会主动派出飞机,对美军的轰炸机进行拦截。与此同时,他们还会第一时间向日本本土发出预警。这样就导致了美军的轰炸计划多次流产。

并且,更让美军难受的是,硫磺岛的日军,总是会不要命地派出飞机,对塞班岛的美军空军基地进行轰炸。因此对于美军来说,硫磺岛早一日拿下,太平洋战争就能早一步进入下一阶段。他们根本不可能干等。

第二个原因,涉及到整个二战的进程问题。

到了1945年,整个二战已经接近尾声。在欧洲战场上,德国正遭受盟军的两面进攻,但进度较快的一边,却是东线战场上势不可挡的苏联。在整个二战中,美国的投入不可谓不大。如果美国想在战争结束后,得到更多的利益,他们就必须尽早在西线战场取得突破。

由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表现出的顽强,美军始终没有办法腾出手来,专心地去抢夺欧洲的胜利果实。因此,对美国来说,硫磺岛早一天被攻破,太平洋战争就可能早一步结束。那么,在欧洲西线战场的美军,就更有可能抢得更多的利益。

不过,美军也许不会想到,哪怕在德国投降之后,日本仍然会负隅顽抗三个月之久,所以美军才有如此重大的损失。

(参考资料:《太平洋战争》)

四,硫磺岛围而不打

硫磺岛战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和美军为争夺硫磺岛 进行的一次激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双方伤亡惨重,其中23,000名固守硫磺岛的日军里,生还的只有千人作业。美军也付出了2万多人的伤亡代价。

美军在硫磺岛战役中用强攻而没有用围困,原因有三点,一是对自身火力优势,特别是海空优势估计过高,以为在猛烈炮火下,日军的抵抗微不足道。二是低估了日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术素养。三是对日本空中打击迫在眉睫。美军想尽快打开空中大门,所以对硫磺岛没有采取围困战略,但战斗的惨烈出乎了没人人意料。如果美国人事先预断到会遇到这么残酷的战斗,那么他们一定不会采取两栖登陆这样的作战方式。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永修手游提供的硫磺岛战役为什么不选择围困?(硫磺岛战役原因)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